首页 >  热点 >  >  正文

当“非遗+旅游”成标配,真正相融还有多远?

2023-08-20 18:06:56 来源:羊城晚报

文/羊城晚报记者周欣怡刘星彤实习生苏梓涵


(相关资料图)

非遗主题实景演出展现岭南水乡文化(主办方供图)

小游客体验彩扎(佛山狮头)制作

传承人向亲自游客演示潮州工夫茶艺基础动作(主办方供图)

传承人在广东非遗生活空间给小朋友讲课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

暑期还未结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景区里看非遗演出、逛非遗市集;博物馆里体验非遗课程、制作手工艺文创;在文化街区来一场Citywalk,顺便感受一下当地非遗美食……种种现象表明,非遗体验成为旅游休闲中的新亮点。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推进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助力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生命力的激活,以及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观察到,从“五一小长假”到“5·19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再到暑期,不少城市和地区充分利用本土非遗项目,开展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一系列生动实践,让非遗进一步走进群众生活,让旅游在场景升级、跨界合作中焕发新活力。

非遗成旅行中的“点睛之笔”

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次发布十条省内非遗精品旅游线路,这批线路以旅游行程为载体,融入各地非遗元素,行程囊括各级非遗项目近60个,带领游客在旅途中通过品尝、手作、聆听、观看、触摸等方式与精品非遗活动零距离接触,沉浸式感受传统非遗的魅力。

截至目前,广之旅通过多次活动在短视频平台向大众持续介绍这十条非遗旅游线路亮点,推动地市间游客的联动出游,两个多月间,已组织超过3000人次参与省内非遗相关主题旅游线路,非遗游成为暑期省内周边游最受欢迎的品类之一。

其中,以为期2天的东莞非遗旅游线路为例,游客将深入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参观龙舟文化展示厅,听专业人士讲解“正丫起龙”的典故,甚至还能在专业教练的带领和指导下,上船亲自来一场“扒龙舟”体验。除此之外,莞香制作技艺、南社九大簋、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也能在这次旅程中一一体验。

“一般亲子客群会成为这类非遗旅游线路的主力军,同时学校里的研学团队也会选择这类路线。”广之旅品牌与研发推广总部常务副总经理李晓健告诉记者,在旅游市场中,游客对当地的非遗有一定的认知需求,一些家长希望通过旅游让孩子对岭南文化和传统技艺有所了解。“家长的满意点通常在于在旅游过程中孩子能收获什么,同时家长又能触及哪些知识盲区。这类旅游产品对亲子双方都是有益的。”

李晓健介绍,广之旅其他常规版本的旅游线路中也会纳入一些非遗项目,能让游客在深度体验和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当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线路研发角度来看,一条好的行程必然要给游客留下一些记忆点。非遗的参与就是记忆亮点的存在,起到‘点睛’的作用。非遗是散落在各个地区的文化明珠,尤其是地域较偏远又极具民族风情的非遗项目,自由行的旅客不一定能体验得到,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一些旅游线路将它们串联起来。”李晓健说。

据介绍,目前该社的省内跟团游线路中,带有非遗元素的产品已占总线路的三成以上,该比例还将继续扩大,未来将融入更多新鲜玩法。

传承人“走出去”,游客“引进来”

在大大小小的旅游推介会中,非遗几乎成为“标配”元素。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非遗+旅游”模式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不久前,在一场位于清远连南的瑶族风情文化周活动中,记者在现场发现,不少游客对瑶族长鼓制作体验兴趣浓厚。在雕刻好的小型原木长鼓上细心着色,勾起了不少人儿时涂鸦的记忆。一身瑶族服饰的唐买社吊坐在非遗手作体验区,不时耐心地给这些临时学生予以指点。

“没有长鼓,我们的瑶族文化会失色很多。”作为瑶族长鼓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唐买社吊认为,参与连南瑶族文化风情周这类旅游推介展示活动十分有意义,“带着长鼓到全国各地进行展示表演和宣传,就能让越来越多人了解我们的长鼓。”

在他看来,传承人应该积极走出去,通过参加多种丰富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及比赛,在活动中将非遗技艺、作品以及文创产品传播到全国各地。“这相当于一种‘自主铺垫’,让非遗项目更多‘被看见’以后,自然会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旅行社也会逐渐找过来邀请我们去到体验活动中讲课。”

据唐买社吊介绍,今年以来,到连南学习体验长鼓非遗技艺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来自院校、团体。“今年上半年,连南已经接待超过三千名非遗研学游客,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接待了上千人。希望非遗研学活动接下来有更大的进展,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外出展示活动,让瑶族的非遗文化更加活跃。”

作为连接游客与当地文化资源的桥梁,旅行社为传承人们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了展示平台。记者了解到,在上周,广之旅荔枝湾门店开设了一个广东非遗生活空间,这是一家集广东非遗宣传推广、非遗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多功能品牌门店,空间内部设有广东非遗主题打卡墙和陈设展示区,有别于传统旅行社门店,雷州石狗、潮汕工夫茶、莞香、粤剧、龙舟等广东非遗元素跃然眼前。据介绍,空间每月策划2-3期非遗手工作坊活动,将邀请不同项目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分享,指导游客参与非遗项目体验。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邀请非遗传承人,利用此空间进行授课,从而达到亲身体验的效果,“这自然而然会起到引客的效果,吸引他们到当地感受非遗的魅力”。

精耕细作方可“双向奔赴”

在文旅融合政策的推动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经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路径。各个地区底蕴深厚、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在通过研究设计和开发后,就能转换成为叫座又叫好的旅游产品。

近年来,国内非遗旅游开发进行了大量探索,主要形成以下几种“非遗+旅游”的模式:“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节庆”等。通过研学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亲手制作手工艺文创,感悟非遗技艺的精湛;通过观看非遗实景演出、民俗歌舞表演,领略各地传统舞蹈、音乐、服饰、习俗的魅力;传统节庆游客的出行更为“非遗+旅游”奠定了融合的基础。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让原本只在一个地域流行的传统文化项目被更多游客熟知、了解和喜欢;在传承人们的努力下,非遗进课堂、进网络深入开展,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非遗,更致力于成为一名传播者、传承者……

然而,不同非遗项目生存状态冷热不均的现象还很明显,部分非遗面临产品没市场、传承“断档”等难题,不是每一项非遗都能“被看见”、能被纳入旅游行程中。另一方面,在各大旅游景区都在抢占非遗资源的表象下,非遗项目究竟怎样真正“融进去”,也是值得业内各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此,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认为,在旅游行程中以何种方式引进何种非遗项目,需要主办方进行研究和设计。“在旅行过程中,游客看见了什么、体验了什么,直接影响到他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回去传播什么内容。这对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起到直接促进作用。但这些细节需要旅行社和有关部门精心设计和制定。”

他指出,部分非遗项目技术含量较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通常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往往只能体验“冰山一角”。对此他强调,文旅融合是长线投资,不能急于求成。

“在对非遗项目进行推广的时候,要强化非遗基因,要看到除风俗民情、表演形式、工具材料、技艺样式等表征之外的文化内涵。各地推出的文化街区、非遗小镇要体现出主体性,凸显地域特色,形成差异化。景区里的作品和文创产品可以小巧,但不能不精致。”在张春雷看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依然任重道远。精耕细作,打造品牌,才能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

图/羊城晚报记者刘星彤(署名除外)

标签: